該項研究目的是探討妊娠急性脂肪肝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方法。方法那個 對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1988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36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臨床表現:36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均發生于妊娠晚期,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以惡心、嘔吐為主)和實驗室檢查特征(36例患者全部出現白細胞計數、肝酶及血清總膽紅素水平升高,全部出現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肝臟B超的陽性檢出率為57%(17/30),肝臟CT的陽性檢出率為73%(16/22),肝臟CT的陽性檢出率高于B超(P〈0.05)。(2)分娩方式:陰道分娩12例,其中產后出血發生率為42%(5/12),孕產婦死亡率為50%(6/12),圍產兒死亡率為50%(6/12),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為58%(7/12);剖宮產分娩24例,其中產后出血發生率為42%(10/24),孕產婦死亡率為8%(2/24),圍產兒死亡率為13%(3/24),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為38%(9/24)。(3)剖宮產終止妊娠加內科綜合支持治療能明顯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率、孕產婦死亡率、圍產兒死亡率、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剖宮產分娩的孕產婦死亡率及圍產兒死亡率與陰道分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剖官產分娩的產后出血發生率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與陰道分娩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4)全部死亡病例均是從發病至接受正規治療時間超過7d的患者。由此得出結論,結合臨床癥狀、實驗窀檢查特征、肝臟B超、CT檢查等,力爭在發病1周內明確診斷;立即剖宮產術終止妊娠、積極內科綜合支持療法是改善母兒預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