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者探討英國、加拿大和日本的肝移植標準評估我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預后的臨床價值。研究者選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55例,分別按英國標準(KCH)、加拿大標準(CanWAIT)和日本標準(JLT)進行分組,符合標準者為達標組,不符合標準者為未達標組。比較各標準的達標組與未達標組在觀察期內(入院后90d)的存活時間、存活率及病死率,評估各標準的預測能力及其與慢性重型肝炎臨床分期的相關性。結果發現符合KCH標準者17例,平均存活時間(MST)為17.5d,病死率達100.0%,與未達標的38例(MST為69.2d,病死率為34.2%)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符合CanwAIT標準者17例,MST為17.5d,病死率達100.0%,與未達標的38例(MST為69.2d,病死率為34.2%)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符合JLT標準者21例,MST為17.7d,病死率為95.2%,與未達標的34例(MST為75.2d,病死率為29.4%)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KCH標準和CanWAIT標準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是56.7%、100.0%、76.4%、100.0%和65.7%,JLT標準分別是66.7%、96.0%、80.0%、95.2%和70、6%。KCH標準、CanwAIT標準和JLT標準與慢性重型肝炎臨床分期的相關系數分別是0.371、0.395和0.490。由此,研究者得出結論,以KCH標準、CanwArr標準和JLT標準評估我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預后,其敏感度低,特異度高,對未達標者的生存預測值不高,而對達標者的死亡預測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