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學》雜志發表一項報告說,對急性心肌梗塞(MI)病人,在出現癥狀后的2小時內入院前溶栓比直接血管成形術的30天死亡率更低。第一作者、法國巴黎Bichat醫院的斯迪哥(Philippe Gabriel Steg)和同事指出,相反,如果這兩種治療拖得更久,病人的生存時間相當。
有多個研究均表明,對急性MI病人,血管成形術的后果比溶栓更好。事實上,有幾個試驗稱即使對轉到另一家醫院需要治療的病人,血管成形術仍是最佳選擇。作者指出,但很難將這些結論與本研究的進行比較,因為前者都是院內而不是入院前溶栓。
在這個新研究中,研究者評估了834名ST段抬高的病人的后果:他們被隨機分為或接受入院前溶栓,或血管成形術。其中460人是在出現癥狀的2小時內隨機分組的,374人是在這個時間段后分組的。結果對2小時前分組的病人,入院前溶栓的死亡率有減小的傾向,特別是這組的30天死亡率為2.2%,而血管成形術組的是5.7% (p = 0.058)。而在隨機分組較晚的那些病人中,兩種療法的死亡率相近。而且在早分組時,溶栓治療比血管成形術的心源性休克率更低(p = 0.032),同樣,對晚分組的病人這方面沒有差異。
這些結果表明“在選擇治療時應考慮癥狀發作的時間”,作者總結,“癥狀發作后早期開始治療的病人進行入院前溶栓,如果需要的話還有經皮干預是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甚至可能比直接血管成形術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