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中山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單位的腫瘤專家2004年1月初報告,他們發現骨橋蛋白(OPN)以及CK-19基因等是新型的具有判斷肝癌復發轉移價值的分子標志物,一種新的雌激素受體ERβ基因是提示乳癌無瘤生存率和總生存率有價值的指標。他們還在國際上首次利用腫瘤基因表型建立了一個肝癌轉移的預測模型,預測準確率可達90%。
以復旦中山醫院劉銀坤教授和湘雅醫院楊連粵教授為首的課題組采用cDNA技術研究發現,骨橋蛋白(OPN)在伴肝內轉移的肝癌中呈高表達,超過無瘤肝組織的3倍,而在無轉移肝癌中則變化不明顯。經過對78例臨床血清標本進行相關檢測,發現骨橋蛋白的血清含量可以反映患者肝癌的復發轉移的基本狀況(P<0.002),提示骨橋蛋白可能成為預測、診斷及治療肝癌轉移的良好指標和“靶子”。通過對基因背景相似、轉移潛能不同的人肝癌細胞株進行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課題組發現CK-19基因在高轉移肝癌細胞中呈高表達。課題組研究認為,血清對于判斷肝癌的預后與復發轉移具有重要價值。
在乳腺癌復發轉移研究方面,課題組成功建立了人乳腺癌高、低轉移和炎性乳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經動物實驗和體外實驗發現,一種新的雌激素受體ERβ有促進乳癌細胞增殖、浸潤和轉移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