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神經細胞瘤發病率占所有兒童腫瘤的8%~10%,盡管有多種強有力的治療方案,許多患兒仍最終死于難治性或復發性疾病。最近,美國J Pediatr Hematol Oncol 2003年第8期和第10期上相繼刊登了兩種難治性成神經細胞瘤姑息治療方法。
口服拓普替康
Sloan-Kettering紀念癌癥中心Kramer等報告,口服拓普替康治療對一小部分復發性或難治性成神經細胞瘤患者有效,可用于這部分患者的姑息治療。(J Pediatr Hematol Oncol 2003,25:601)
拓普替康是一種特異性拓撲異構酶抑制劑,已證實靜脈給予拓普替康有抗多種兒童腫瘤的作用。對于那些多次復發而傳統化療難以控制的成神經細胞瘤患者,口服拓普替康通常被作為姑息治療。臨床上普遍認為其毒性輕微,但是,有關這一方案的確切療效迄今仍缺少系統的評價。
Kramer等對接受口服拓普替康治療以緩解病情的多次復發或難治性成神經細胞瘤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給藥方法為:0.5 mg/m2,每天2次,連續服用21天,停藥1周,如果沒有出現疾病進展的癥狀則重復療程。通過X線檢查、尿兒茶酚胺水平測定以及多處骨髓穿刺活檢來評價疾病狀態。
20例年齡在3~34歲(年齡中位數為13歲)的病人,分別接受了1個、2個、3個、4個、6個和12個療程的治療。口服拓普替康之前的治療包括多療程大劑量以烷化劑為基礎的化療;大劑量靜脈給予拓普替康;嚴重抑制骨髓的化療或放射性免疫治療;或試驗性生物制劑治療。
結果顯示,5例患者出現了持續6~12個月的抗成神經細胞瘤作用;另外2例患者病情穩定持續4個月。13例患者出現病情進展。藥物毒性包括腹瀉(12例),其中3例需要調整給藥劑量,還有1例需停藥;11例出現骨髓抑制需要輸血和(或)應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研究者認為,即使那些以前已經接受過高強度治療的復發性或難治性成神經細胞瘤患者也可以較好地耐受口服拓普替康治療,其中一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現中度的X線改善。出現腹瀉和骨髓抑制毒性的患者可能需調整藥物劑量。進一步的前瞻性Ⅱ期研究將有助于確定口服拓普替康是否可作為初期鞏固治療的藥物之一或者用于微量殘余腫瘤的治療。
亞骨髓抑制劑量131I-MIBG定位放療
費城兒童醫院Kang 等采用亞骨髓抑制劑量的131碘-間碘芐胍(131I-MIBG)對成神經細胞瘤患兒進行姑息治療,結果顯示治療有效而且毒性相對較小,大部分患兒的疼痛癥狀和功能狀態得到改善。(J Pediatr Hematol Oncol 2003,25:769)
研究者回顧了1988~2000年間費城兒童醫院接受131I-MIBG治療的20例成神經細胞瘤患兒,分析了患兒的一般資料、131I-MIBG劑量、毒性以及臨床療效。
結果顯示,20例患兒接受了32個療程放療,131I-MIBG的劑量中位數為9.5 mCi/kg。3例首次治療完全緩解,其余17例部分緩解或病情進展。首次治療的實際有效率為31%;而且,治療前11例有疼痛癥狀的患兒中,9例癥狀得到改善。患兒對131I-MIBG的反應與劑量無關,未發現預料之外的毒性反應。
研究者建議,隨著131I-MIBG使用的增多及經驗的積累,大量晚期或無法治愈的成神經細胞瘤患兒將從中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