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壓(PP)是男性心血管事件的預測風險因子,這種關聯在女性中尚未建立。激素替代療法可能改善動脈的順應性,但是來自于前瞻和交叉的臨床實驗的結論卻并不一致。為了證實絕經后冠心病女患者的PP和心血管事件的關聯及激素替代療法對于PP的作用,2763名絕經后冠心病女患者(平均年齡, 66 ± 7 歲 [± SD])參加了一項名為心臟和激素替代療法的研究,是一項隨機、以安慰劑為對照、雌激素加孕激素對于CHD二級預防的研究,平均隨訪時間為4.1年。每年測血壓一次,平均基線PP為62 ± 16 mm Hg。研究對象中出現了361名因心肌梗塞或CHD死亡的病例,265名因充血性心衰(CHF)接受住院治療,215名出現中風或TIA。基線PP值在上四分之一的女性因MI或CHD死亡的風險升高了47%,發生中風或TIA事件或因CHF住院治療的風險升高了2倍。 矯正其他心血管危險因子和男性動脈血壓后,PP和中風或TIA事件(OR, 1.25; p = 0.02)和因CHF住院治療(OR, 1.30; p < 0.01)仍然有顯著相關性,和因MI或CHD死亡則無相關性。矯正了舒張壓后,收縮壓同樣的和中風或TIA事件(OR, 1.30; p < 0.01) 和因CHF住院治療(OR, 1.30; p < 0.01) 有相關性,和因MI或CHD死亡則呈弱相關性(OR, 1.18; p = 0.02)。隨機采用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和服用安慰劑的女性比較,平均PP升高了1-至2-mm Hg(p < 0.01)。結論:對于絕經后冠心病女患者人群,PP對于CHF、中風或TIA有預測價值,對MI或CHD死亡則沒有。使用激素替代療法能使PP略為升高,并有顯著統計學意義。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去確定PP作為一項潛在治療靶點的臨床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