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會玲 孫美玲 宗立永(桓臺縣人民醫院 山東 桓臺 256400)
【摘要】 目的 觀察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療效及對乙肝病毒標志物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2002年6月~2005年2月門診及住院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18例,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68例,給予干擾素500萬單位,每日1次肌肉注射(15d),以后改為隔日1次(6個月)。對照組50例,給予甘利欣30mL+10%葡萄糖250mL每日1次靜脈滴注3個月。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標志物的變化。 結果 兩組患者血清ALT在治療過程的復常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HBeAg陰轉率分別為35.3%和2.0%,(P<0.01),抗HBe陽轉率分別為27.9%和4.0%(P<0.01),HBV-DNA陰轉率分別為51.5%和2.0%(P<0.01),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結論 干擾素是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較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 干擾素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interferon . KOU Hui-ling,SUN Mei-ling,ZONG Li-yong,Huantai Pepole's Hospital,Zibo,Shan dong ,256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feron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the influence of HBV markers. Methods 118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68 cases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5 million unit, im,Qd×15D, then Qod×6M.5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10% glucose 250 mL and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30 mL,iv,Qd×3M.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e liver function and the HBV marker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eviation of the ALT recovery rate in both groups (P>0.05).The HBeAg-turned-to-negative rate was 35.3% in the treated group and 2.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nti-HBe-turned-to-positive rate was 27.9% in the treated group and 4.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The HBVDNA-turned-to-negative rate was 51.5% in the treated group and 2.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 Interfer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Key Words】 Interferon; Chronic hepatitis B
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續存在是慢性乙肝反復發作的根本原因,因此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是根治乙肝的關鍵。我院于2002年6月~2005年2月應用國產干擾素治療慢性乙肝,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病例選擇 2002年6月~2005年2月在我院診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118例,診.斷符合2000年西安全國傳染病及寄生蟲病學術會議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乙肝的診斷標準[1]。所有患者的乙肝病史超過半年,血清學指標HBsAg、HBeAg、HBc 及HBV-DNA均為陽性,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臨床排除肝硬化及其它病毒性肝炎。全部病例在接受治療前未經任何抗乙肝病毒治療,無其它慢性疾病史。11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68例,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齡18~60歲,血清ALT(172±94)U/L。對照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20~60歲,ALT(164±89)U/L。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方面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干擾素(深圳科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產品,商品名賽若金;安徽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商品名安達芬)500萬單位每日1次肌肉注射(15d),以后改為隔日1次肌肉注射(6個月)。對照組應用甘利欣30mL+10%葡萄糖250mL每日1次靜脈滴注3月。
1.3 監測指標 ①血液生化指標 WBC總數及分類、Hb、PLT。肝功能:ALT、AST、ALB、TBIL,腎功能:BUN、Cr。 ②血清HBV標志物:HBV-M、HBV-DNA。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t檢驗或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LT變化(見表1)。
2.2 HBV-M變化 治療組患者治療結束時,血清中HBeAg陰轉率為35.3%(24/68),抗HBe陽轉率27.9%(19/68)。對照組患者血清中HBeAg陰轉率為2.0%(1/50),抗HBe陽轉率為4.0%(2/50)。兩組比較P〈0.01,有顯著性差異。
2.3 HBV-DNA變化 治療組HBV-DNA陰轉率為51.5%(35/68),對照組為2.0%(1/5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3 討論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嚴重危害人群身體健康的疾病,僅在中國就大約有1.5億人口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約10%~15%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會演變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部分更會發展成為肝硬化甚至肝癌。慢性乙型肝炎的發病機制復雜,但病毒持續復制和機體免疫清除反應是發病的兩個基本因素,抗病毒治療是治療慢性乙肝的主要手段已達成共識[2]。盡管乙肝病人的抗病毒治療至今仍無滿意藥物,但干擾素仍不失為一種目前較為有效的藥物[3]。干擾素有抗病毒及提高免役的功能,后者表現為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增強及細胞毒性T細胞的殺傷作用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的增強。
本文應用干擾素治療68例慢性乙肝患者,療程結束時,治療組與對照組在ALT復常
率比較上無顯著差異,但在HBeAg陰轉率、抗HBe陽轉率及HBV-DNA陰轉率方面比較有顯著性差異。結果顯示:干擾素可以明顯降低血清HBV-DNA滴度,促進HBeAg血清轉換。
干擾素治療的不良反應主要為流感樣癥狀、血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厭食、脫發等。
絕大多數不良反應不影響繼續治療,偶有例外。某男患者,治療前血白細胞為正常值,注射3支干擾素后即下降到1.6×109/L,并伴全身酸痛、下肢無力,立即停用干擾素并注射瑞白1支及口服鯊甘醇,5天后復查白細胞恢復到4.2×109/L,再次注射干擾素3支后,白細胞又下降至1.6×109/L,只能停止治療。
通過本研究,我們認為:干擾素是一種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肝臟,2000,5(5):257-263.
[2] 萬瑛彬.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現狀及前景----APPW2001年年會見聞[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2,2:57
[3] 繆曉輝.2002年a-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專家研討會會議紀要[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2,20(5):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