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非典”流行是一次罕見的拖累中國經濟增長的事件,它暴露了中國醫療基礎設施的顯著薄弱。
但三年后的事實證明,它讓一些領先外國企業得到了實惠,推動了它們向中國國有醫院和研究機構銷售醫療與疾病測試設備。
中國對更先進醫療設備的需求不斷,推動力主要在于中國政府希望在較大型城市實現醫療設備現代化,而且它也擔心重大疾病再次爆發。
據美國商務部(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報告,中國醫療資源僅占全球總數的約2%,或者說,每千人大概只有2.4張病床。
但該報告指出,中國正進行大規模改造,估計在未來10年,中國現存醫院的五分之四以及約300家地方疾病控制中心將需要某種程度的改建。
咨詢機構Frost & Sullivan的研究預測,中國的醫療成像市場在未來3年將呈兩位數增長,主要原因在于地方醫院的醫生需要更優良的設備。
由于這些趨勢,大量美國和歐盟醫療公司——包括一些在華的大型外國投資者——正努力向衛生機構推銷更先進的設備。
德國工程業巨擘西門子(Siemens)及其美國競爭對手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的高管們稱,他們期待今年公司在中國的營收增加約五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將來自醫療器械銷售。
西門子、通用電氣和荷蘭的菲力浦(Philips)已在中國生產一系列計算機斷層攝影掃描機(CT機)、超聲波系統和X射線產品,用于內銷和出口。菲力浦通常被視為繼西門子和通用電氣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醫療設備制造商。
目前,國際公司和當地企業之間的市場分割仍相當嚴重,但顯然競爭正日趨激烈。
美國美中互利工業公司(Chindex International)總裁、首席執行官李碧菁(Roberta Lipson)最近指出,有跡象表明,今年中國對醫療器械的進口需求“總體趨緩”。美中互利工業公司在中國從事醫院經營和醫療產品銷售。
“為搶占迅速擴張的私營醫院和醫療中心市場,醫療設備供應商的競爭越發激烈,”Frost & Sullivan的報告稱。“國際制造商能在高層次醫院提高產品銷量,而當地廠商正擴大新價值層次產品的銷售。”
中國的新老醫院需要大量醫療器械。據美國商務部估計,中國每年用于醫療保健設施的支出約為600億至700億元人民幣(合75億至88億美元),其中約30%用于醫療設備采購。
但弊端在于,中國醫院設備采購中腐敗現象十分嚴重。為獲得大筆訂單,醫療產品銷售人員通常給收入不高的醫院員工支付回扣。據中國的律師稱,這些員工可能高價購買醫療用品,或將某些產品轉手以公飽私囊。
“行賄受賄嚴重影響了國家醫療服務的信譽和公眾信任,”中國衛生部部長高強今春在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說。“必須制止。”
腐敗現象泛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中國的醫療保健行業中,私有企業尚未取得蓬勃發展。即使在像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城市中,外商投資的醫院也寥寥無幾,因為這一行業處于政府(有時是部隊)或國有實體的絕對控制之下。
除改善醫院基礎設施外,中國的領導人還一直努力促進疾病研究領域的創新。制造危險病原體分析儀器的外國企業獲益匪淺。例如,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BioMérieux)一直在向中國實驗室出售用于新型疾病研究的系列設備,包括用于檢測禽流感和艾滋病病毒樣本的儀器。
該公司報告稱,去年亞洲地區的凈銷售額增長速度居所有地區之首,主要得益于中國高達22%的銷售增長率。中國目前占該公司亞洲地區業務總量的28%左右。公司預計,其位于中國的研發活動將成為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一部分。生物梅里埃公司與政府研究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共同在北京運營著一個傳染病實驗室。
生物梅里埃公司執行副總裁克里斯托弗•梅里埃(Christophe Mérieux)在最近一次北京之行中表示,公司的中國業務將繼續集中在已成為“全球最主要死亡病因”的傳染病上。
中國政府和公眾對非典及禽流感的恐懼可能毫無根據,但卻使在中國的外資醫療公司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