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迪醫訊 > 醫療信息化市場高增長背后有隱憂 |
醫療信息化市場高增長背后有隱憂 【?2007-07-13 發布?】 美迪醫訊
復興醫院信息中心主任宋炎介紹說,借助信息化可以將醫院和社區連成環路,社區發現疑難病癥后轉診到復興醫院,康復期再轉回社區,急癥病人可以通過綠色通道直接轉到復興醫院住院部。信息化助力“雙向轉診”把社區居民的健康一網覆蓋。雙方信息完全共享,病人在社區做過的化驗或檢查在醫院同樣適用,不必重復檢查,居民無不稱贊。 中國醫療行業正處在改革的關鍵期,像月壇社區這樣的例子也越來越多。但是,由于政策層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使得行業在信息化操作層面上還有點“霧里看花”之感。在這種背景下,主題為“融合信息技術,促進醫療服務”的2007年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會為政府官員、醫院、IT企業提供了一個探討的平臺,使得各方對醫療信息化的未來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蓬勃發展伴隨信息孤島 近幾年,國家對醫療衛生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十分重視,各級政府在這一領域都加大了投資力度,由此推動了各類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也促進了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的建設向前推進,醫衛行業信息化建設進入良性發展階段。2006年醫衛行業信息化投資保持高速增長。IT投資規模約為54億元人民幣,比2005年增長約24%。 衛生部信息中心主任饒克勤指出,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國內醫院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一方面,醫院信息系統的應用迅速普及,全國絕大部分三級醫院已建立醫院管理信息系統。在這些醫院,醫院信息系統已經成為醫院管理業務運行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一些基層小醫院的信息系統建設也在快速發展。另一方面,醫院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應用正在向深度發展,從早先的側重于經濟運 行管理,逐步向臨床應用、管理決策延伸。計世資訊(CCWResearch)的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進入臨床信息系統建設階段的大型醫院已超過20%。 IBM政府與公共事業部醫療行業總監韓艷光認為,臨床信息系統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另一重點,除醫生工作站、檢驗信息系統、醫學影像傳輸系統和電子病歷之外,還應包括門診系統、急診系統、手術室系統、心臟病管理等。 對此,深圳市寶安區西鄉人民醫院任職信息科主任李開祥深有體會。他說,完善的IT平臺為社康中心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充分保障。當社保在深圳全面覆蓋后,2006年上半年西鄉醫院下屬的35個社區健康中心的診療量同比增長了65%,收入增長71%。西鄉醫院及時為中心添加電腦設備、建立軟件平臺,現在,各中心可通過VPN實現網上請領藥品、物資,還實現了醫保及勞務工醫療保險的實時劃賬,醫院管理層可對中心數據進行實時監控。 衛生部醫政司趙明鋼處長認為,如果醫療管理不創新,信息技術對醫衛行業的促進作用就十分有限。現代化醫院的服務對象呈現多元化趨勢,面臨著高風險環境,信息化已成為現代化醫院的必要的支撐環境。現在很多醫院在優化流程,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信息技術。但是, IT不可能自動解決醫療管理體制自身的問題。 要避免“重技術、輕管理”的現象,確實創新管理。幸而醫院客戶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正不斷加深,韓艷光表示,很多醫院“不是將原有流程簡單地電子化,而是發揮信息技術對流程實施優化再造”。 目前,醫院的IT投入以硬件為主,一些醫院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多選擇優先投資硬件。但專家指出,醫衛行業軟件和服務的投資比重正逐年增加,硬件的投資比重將逐年減少,軟硬件比重配比漸趨合理,2006年醫衛行業的硬件投資比例占61.9%,軟件比例占23.8%,服務占14.3%。2006年軟件投資增長速度加快,比2005年增長32.3%。 但是,也有專家指出,醫療信息化在高速發展中更需要冷靜思考。綜觀十余年來,我國醫療信息化的發展歷程,缺少集中規劃和協調統一,各地區分散進行,各行其是、效率低下,“事實上,確實有這樣的案例:由于缺乏頂層設計和標準化基礎,結果是交巨額學費,買慘痛教訓。” 其實,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領域的信息化建設中既存在橫向斷裂,又存在縱向隔閡,數據、信息在系統內、單位間難以共享,甚至在單位內部“網絡通而數據不通”的現象也相當普遍。《計算機世界》副總編朱小兵就認為,陳舊的管理體制、服務模式和業務流程,成為抑制信息化效用的瓶頸。在北京的許多大中型醫院,盡管網絡、數字化醫療設備比比皆是,但是患者就診速度和質量依然沒有有 效提高。 業內人士認為,信息技術再先進也無法根本改變落后的管理模式,如果不花大力氣首先優化管理系統和運作流程,不解決管理上、運作流程上、人事制度和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問題,盲目建立信息系統,只能事倍功半。對于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一定要有理性的目標定位,經過充分的論證、統籌和組織協調,真正做到“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階段見效,持續發展”。 ■企業醫院都要轉變思路 在其他行業,IT廠商劃分“勢力范圍”的過程已基本結束,只有醫衛行業相對分散的市場格局還存在懸念,可以說是IT廠商爭奪的最后一個戰場。包括IBM、思科、銳捷網絡、Sun和東軟在內的多數信息應用服務提供商都表示醫療行業是其非常重要的領域。CHIMA主任委員李包羅就表示,IT信息服務商不僅重視醫療信息化業務,而且其對行業的理解深度也改變了其切入模式。 如IBM、甲骨文、Sun等公司,一方面積極將國外成功經驗和產品帶到國內,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宣傳和培訓力度。韓艷光就表示,IBM除了參與制定電子病歷行業的標準外,還將大力開展對醫護人員的培訓。 盡管越來越多的IT供應商開始投入醫療衛生行業,但諸多疑問仍然困擾著醫療信息化的未來。“對醫院而言,能滿足醫院和病人需求的就是好系統。IT廠商要深入分析醫院需求,才能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一位醫院信息中心主任表示。因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復雜性決定了醫院不會為了上系統而上系統。記者也注意到,本次會議熱議的焦點已從技術層面擴展到行業管理、服務模式等非技術層面。 中國醫院協會會長曹榮桂說,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起步不算晚,總投資也不少,但由于缺乏總體規劃、標準化滯后等原因,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雖然各醫院建立了不同的應用系統,但是由于缺乏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思想,導致系統不能有效融合,信息不能有效利用,效果不理想。譬如,不少醫生門診工作系統只能開處方,不能看到檢驗信息;大部分醫院信息系統積累了大量數據資源,但 利用率普遍不高。因此,他呼吁醫院管理人員一定要有戰略眼光,對醫院信息化建設進行周密規劃。而且,今后醫院的IT規劃不能局限于內部,一定要考慮與區域、第三方支付等相關網絡的協同。 IBM企業咨詢服務部醫療衛生行業總監俞毅博士表示:“我們供應商總是處于被動地位。”他說,“在醫改的大環境中,缺乏來自IT界的聲音。其實IT可以做更多、更主動的事情。如果醫療改革方案能夠參考IT界的思路和意見,一定會帶來一些新的思維和方向。” 事實上,近幾年IBM每年都會在醫療行業提出一些新想法:2005年倡導集成,2006年提倡第三方實施。俞毅認為,目前醫療行業最缺失的是一些基本框架:首先是責任框架,即明確醫療行業參與各方的責任;其次是激勵機制,對于醫生、醫院、醫療保險部門、醫藥供應商而言,都必須有符合其發展方向的激勵機制。另外,醫療行業的價值體系比較模糊。“從前,我們關注的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質量。但還需要更明晰的定義,如質量的標準到底是什么,這是從誰的角度出發的。科學的價值體系非常重要。醫療不同于一般的交易行為,而是發生在三方之間:病人、醫院、保險方。這三方對價值體系的認同差異,很難形成和諧的價值體系。價值必須平衡,不能偏重于其中任何一方。過分追求成本,那就可能會造成健康狀況的下降,這不是社會追求的目標。” 盡管面臨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但是,在政府主張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健的目標下,居民健康檔案、病人雙向轉診、檢驗結果互認、遠程醫療、數據集成、跨部門信息系統的聯網等,確實又對數據的利用和保護等提出了新的需求。來自企業界的代表表示,今后醫療行業信息化建設有三大重點: 一是利用新技術,抓住新機遇。現在主要有兩個趨勢值得關注,一個是國家大力推進的區域醫療將以電子病歷為核心,推動電子病歷標準的制訂和實施;另一個是醫院實施各類應用系統。企業可利用新技術,抓住這個機遇。 二是幫助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災難備份中心。包括病人信息等在內的各類醫療衛生數據日益受到重視,數據將成為醫院運營和競爭的資產。保護好數據資產、引入災難備份,可以為醫療行業提供學術研究、病例分析的重要依據。IBM就表示在電信、銀行等行業的數據備份經驗,可以為醫療行業所借鑒和采納。 三是在醫療行業提倡建立集中的企業級數據中心。過去,醫院多應用獨立的系統,重復建設,各自有自己的應用服務器和存儲,相互不能對話。下一步醫療信息化建設將呈現“應用上浮、數據下沉”的趨勢,由此也將推動企業級集數據中心的建設。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醫院開始嘗試建設數據中心。 本文關鍵字:
醫療信息
《美迪醫訊》歡迎您參與新聞投稿,業務咨詢: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更多關于 醫療信息 的新聞
《上海醫療器械批發》產品推薦
|
合作支持:中華醫學會 | 中華醫院管理學會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家用護理器械商城 | 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 | 醫學裝備協會 |
刊登廣告 | 友情鏈接 | 廣告代理商加盟 | 關于美迪 |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網站地圖 |
把美迪網放進收藏夾 把美迪醫療網介紹給我的朋友 給美迪醫療網留言
美迪醫療網廣告業務聯系:021-51601230 產品咨詢業務聯系:021-51601230 傳真:021-56532303 美迪醫療網業務咨詢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許可證:(滬)-經營性-2009-0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090029 滬ICP備14001091號-8 公安備案號 31010602000199 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許20210003號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 滬靜藥監械經營備20220042號 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8676284138X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書:(滬)-非經營性-2023-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