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成功為一名11歲的肝腫瘤患者完成了腫瘤體外切除自體原位肝移植術,手術歷經7小時,目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 患者王婷(化名)今年上小學五年級,“五一”前,小姑娘出現感冒、反復發熱等癥狀。經醫院檢查發現,在她肝中葉后方長有一巨大肝腫瘤,約7厘米。因腫瘤所處位置與肝臟內所有的重要血管包括肝中靜脈、肝右靜脈、肝左靜脈、下腔靜脈、門靜脈左右支相粘連,如果用傳統的手術治療,將不可避免地出現手術中大出血,導致手術無法進行,只能做肝移植治療。 天津腫瘤醫院副院長、肝膽腫瘤專家李強說,考慮到患者年齡小,正處生長發育期,實施肝移植術后會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極容易導致腫瘤的復發,危及病人生命。 經過反復縝密的討論,以李強為首的專家組在成功累積上千例肝外科手術以及親體肝移植術的經驗基礎上,決定實施全離體肝腫瘤體外切除自體肝再移植術。先將肝臟從患者體內取出,在體外進行肝臟腫瘤的切除,再將肝內切除的血管、膽道等在體外修復好,然后把修復好的肝臟原位移植回患者體內。該方法既可避免大出血、損傷大,又可完整地切除腫瘤,很快恢復其肝功能。 李強說,肝腫瘤體外切除自體原位肝移植術的關鍵點在于,人無肝生存的時間不能超過兩小時,醫生必須在有限的兩小時內,完成肝臟腫瘤的切除、血管吻合和肝內管道修復等一系列高難度手術操作,腫瘤必須完整切除,不允許出現破潰、殘留。這需要手術醫生擁有極高的手術控制力和熟練程度,稍有一點疏忽,就會影響患者肝功能恢復,甚至危及生命。 李強說,由于一些肝腫瘤的位置刁鉆險要,傳統手術無法進行,只能采用異體肝移植。而創造性地采用自體原位肝移植技術,在肝源緊張的情況下,為治療肝臟占位性病變(各種良、惡性腫瘤)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