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cA乎T1和HBcAg~T2混合蛋白誘導出高水平的細胞免疫應答,可作為HCV治療性疫苗的候選。 丙型肝炎感染的為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為 H C V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體后,會導致衰弱疲勞,并可轉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以至死亡。丙型肝炎傳播的途徑為輸血傳染;文身、身體刺傷、與別人共用剃刀和牙刷,也有染上丙型肝炎的危險。 中華傳染病雜志三月第三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者利用DNA重組技術將HCVT表位(131~140位氨基酸)和(1445~1453位氨基酸)分別插入HBcAg el―loop處,構建病毒顆粒樣抗原表達載體pTrc-core-T1和pTrc-core-T2,并在大腸埃希菌DH5α中表達,蔗糖密度梯度離心提取純化表達產物HBcAg―T1和HBcAg―T2。以T1和T2表位肽混合物、HBcAg―T1和HBcAg-T2混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設空白對照,適時行抑瘤實驗;流式細胞儀檢測CD4^+、CD8^+、IL-4及IFN-γ、IL-5,ELISA法檢測IL-12;并行細胞殺傷實驗,以觀察混合蛋白的免疫原性。 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教研室陳佳玉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PCR法鑒定質粒pTrc―core―T1和pTrc―core―T2正確。抑瘤實驗中HBcAg―T1和HBcAg―T2混合蛋白免疫組僅1只小鼠形成瘤塊,直徑0.1cm,低于對照組的平均直徑1.3cm、T1T2混合肽免疫組的0.9cm;混合蛋白免疫組脾細胞內CD8^+T細胞占(20.21±2.01)%,高于混合肽免疫組的(15.33±1.45)%和空白對照組的(5.09±1.66)%(P〈0.01);3組內脾細胞內IFN-γ陽性細胞百分比分別為(1.58±0.05)%、(0.88±0.02)%和(0.53±0.03)%(P〈0.01);血清中IL-5較混合表位肽組有所下降(P〈0.01);而ELISA檢測混合蛋白組IL-12高于T1T2混合表位肽免疫組;混合蛋白免疫組小鼠HCV特異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活性明顯高于T1T2混合表位肽免疫組(P〈0.01)。 因此可見HBcA乎T1和HBcAg~T2混合蛋白誘導出高水平的細胞免疫應答,可作為HCV治療性疫苗的候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