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DISA檢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高于LDDE,而特異性低于LDDE,聯合應用起互補作用,提高檢測存活心肌的能力。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狀動脈持續痙攣,導致冠狀動脈或分枝閉塞,導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4月第4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者對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發病后5~10天內行LDDE和DISA―SPECT,所有患者在LDDE和DISA檢查后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兩種方法均采用16節段半定量法分析圖像。心肌梗死后3個月隨訪二維超聲,以局部室壁運動改善作為心肌存活標準,比較兩種方法檢測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比較小劑量多巴酚丁胺超聲心動圖試驗(LDDE)和^99mTc-甲氧基異丁腈(MIBI)/^18F-脫氧葡萄糖(FDG)雙核素同時采集法(DISA)單光子發射型斷層顯像(SPECT)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存活心肌檢出的準確性。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方理剛等研究人員研究顯示LDDE檢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異性、診斷準確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7%、82%、79%、82%和77%。DISA檢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異性、診斷準確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5%、62%、74%、71%和79%。LDDE和DISA兩者對運動異常節段檢出存活心肌的一致性為70%。對于運動減低節段,LDDE和DISA對存活心肌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74.1%比77.6%,P〉0.05);對于無運動節段,LDDE對存活心肌檢出率低于DISA(29%比53%,P〈0.01)。 因此可見對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DISA檢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高于LDDE,而特異性低于LDDE,聯合應用起互補作用,提高檢測存活心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