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瘤病毒-BK(BK)是腎移植受者出現移植物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巨細胞病毒(CMV)和BK感染被認為可能互為危險因素,但目前尚未見資料支持這一推測。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Toyoda M博士及其同事在69名腎移植受者中應用定量PCR監測BK和CMV感染,并通過血清肌酐水平升高來確定共同感染的患病率。此外,研究人員還對150名成年腎移植受者中兩種感染的情況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在69名患者中,12名為血漿BK-PCR陽性。這12名患者中有8名BK水平較高(>10拷貝數),且患有BK腎病。12名中還有6名為CMV-PCR陽性,而在57名血漿BK陰性患者中僅有3名呈CMV-PCR陽性(50% vs. 5.3%,P=0.001)。兩組EB病毒感染的發生率相似(分別為12名中有1名[8.3%] vs.57名中有2名[3.5%],P值無顯著意義)。此外,對150名成年腎移植患者CMV-PCR陽性的回顧性分析顯示出相似的結果(6名BK-PCR陽性患者中有5名[83%] vs. 144名BK-PCR陰性患者中有8名[5.6%],P=0.00001)。血漿BK-PCR陽性患者伴有CMV感染的比率高于CMV-PCR陽性患者出現BK感染的比率(分別為6名中有5名[83%] vs. 13名中有4名[31%],P=0.05)。Toyoda博士等總結認為,血漿BK陽性(>10)與BK腎病顯著相關。血漿BK陽性與CMV共同感染密切相關,這提示它們可能互為危險因素。因此,檢測出兩種感染中的任何一種都提示需要對更外一種進行監測。這一方案可通過對腎移植物預先采取抗病毒治療來預防病毒誘導的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