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tuximab (Rituxan), abatacept (Orencia)以及toclizumab (Acterma)這三種新藥經臨床驗證,具有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機體運動功能及健康狀況、延緩疾病進展的功能,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的《The Lancet》雜志上。 既往的研究顯示,etanercept (Enbrel), infliximab (Remicade), adalimumab (Humira)等抗腫瘤壞死因子制劑與氨甲喋呤聯合使用的話具有顯著的抗炎及保護關節活動度的作用,但該聯合治療的延緩關節破壞作用只體現在疾病活動度較輕的患者身上。為了進一步評估疾病活動度較重的RA患者使用上述三種新藥治療的療效、安全性及作用機制,Vienna醫學院的Josef S. Smolen博士回顧性分析了這方面的研究。 Rituximab是一種抗CD20抗體制劑,已被證實能有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美國和歐洲已批準Rituximab用于治療那些抗腫瘤壞死因子制劑失敗的RA患者。臨床試驗顯示,Rituximab能令30~50%的RA患者出現臨床癥狀的改善,在大多數病人中療效可持續6個月左右。但隨著B細胞的再生成,病情往往會有所反復,因此必須通過重復治療來維持療效。Abatacept是一種重組融合蛋白,通過結合CD28來激活T細胞活性,并與其受體CD80和CD86競爭。Abatacept在美國和歐洲批準通過的適用人群為其他所有緩解疾病藥物治療失敗的RA患者。一項共納入433名已使用氨甲喋呤治療的RA患者和219名安慰劑者的III期臨床試驗顯示,靜脈給予10mg/kg Abatacept后癥狀較基線時改善20%(ACR20)的患者比例達68%,ACR50和ACR70的患者比例分別為40%和20%,均明顯高于安慰劑組。 另一項III期臨床研究也顯示,使用Abatacept(10mg/kg)141天后,從治療的第2周起即可觀察到ACR20、ACR50和ACR70的應答率明顯高于安慰劑組。Toclizumab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的抗白介素-6受體制劑主要通過阻斷炎性介質而發揮作用。該藥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尚處于臨床III期研究階段,在日本已批準用于卡斯爾曼病的治療。一項歐洲II期臨床研究顯示,8mg/kg的Toclizumab可令ACR20、ACR50和ACR70的患者比例達到61%、43%和16%。 Smolen博士在文章最后寫道,目前的資料顯示,abatacept, rituximab和tocilizumab與氨甲喋呤合用的效果要優于單藥治療,這與抗腫瘤壞死因子制劑的研究結果類似,也再次突出了氨甲喋呤的治療地位。目前推薦的治療方案一般為首選氨甲喋呤為緩解疾病的抗風濕藥物,如不能控制疾病活動性的話可考慮添加抗腫瘤壞死因子制劑,如仍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則推薦rituximab或abatacept這類新型的制劑。緩解病情的進展是治療的根本目標,至少應達到減輕疾病活動度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