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病及多發病,隨著計算機和汽車在國內的普及,該病的發病率正在迅速提升,并將成為威脅年輕一代的“普及”型疾病。國內研究資料表明,我國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約為一億二千萬人左右,每年新增病例數約為800~1000萬左右。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為保守治療,包括理療、推拿、針灸、中草藥等。20世紀30年代在英國和新西蘭率先開展外科手術治療,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和發展,外科手術治療已經成為了治療腰頸間盤突出的重要手段。但外科手術也有十分明顯的缺陷,危險性高、費用大、根治有效率不理想等。90年代中期,由意大利醫療專家在歐洲率先推行了一種新的安全治療方法——“臭氧椎間盤及椎旁間隙注射術”,其有效率高達75~85%%,目前該治療方法在歐洲各國已經得到普遍應用。該治療方法較傳統方法有操作簡便、創傷小、安全性高,無毒副作用、費用低廉等優點。中國第一軍醫大學于2000年首次將該技術引入國內,并已經在國內形成了1000多例的臨床案例。在國內已經接受治療的患者中,總有效率在76~80%%之間,尤其對于頸椎間盤突出者,較其他方法更加有效、安全。這一科研和臨床成果已經引起了國內醫療行業的極大關注,并已經開始在國內多家醫院進入臨床應用,是未來治療頸腰間盤突出的一個新興手段,為廣大飽受痛苦折磨的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帶來了意外的福音。臭氧作為一種醫療手段,在國外,特別是在歐洲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尤其是在近20年內,臭氧已經發展成為一門新的醫療和保健手段。國外已經將臭氧成功應用于治療各種皮膚病、婦科病、血液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疾病、毒性傳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并且臭氧作為一種美容手段也在歐洲和日本大行其道。國內臭氧在醫療行業的應用還基本處于空白階段,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目前臭氧產業聯合會正在組織專家研究開發臭氧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的專用設備,爭取為該項目的全國推廣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形成一個完全嶄新的治療產業。
治療原理:根據國外的經驗,臭氧和氧氣對治療椎間盤突出癥具有明顯的療效,尤其是膨出及輕中度突出合并根性壓迫癥狀者。但O2~O3的作用機制并不清楚。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椎間盤突出導致腰腿痛的機制主要有四種學說:神經機械性受壓學說、炎癥學說、自身免疫學說及神經遞質學說。我們以前的動物試驗已清楚的表明注射O3可引起髓核細胞壞死,緩解神經根受壓。有報道認為其作用機制是利用O3的強氧化特性,溶解椎間盤髓核內的蛋白多糖,來達到使椎間盤萎縮、纖維環回縮之目的,從而緩解神經根受壓、解除腰腿痛癥狀。但事實上,脊神經根受壓并不是在所有情況下均可導致根性疼痛。CT及磁共振顯像在20%%~30%%無任何疼痛病史的受檢對象中發現間盤突出。近年來隨著對神經根的解剖生理學研究的深入,認為對神經根的機械性壓迫實質上并不與根性痛的產生直接相關,而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癥、神經根的營養障礙和神經根傳導性損害等因素才可能是產生腰腿痛的直接原因。僅那些已受累或有炎癥的神經根,才能在受壓或牽拉的情況下誘發根性痛。尤其是硬膜外或神經根鞘膜外脂肪的無菌性炎癥刺激是引起神經痛的主要原因。當然,對神經根的長期機械性壓迫可引起神經根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導致水腫形成。有學者對腰腿痛患者椎管內神經根周圍粘連組織進行電鏡觀察,見其充血、水腫、紅細胞和粒細胞浸潤、纖維化、結締組織增生等無菌性炎癥病理表現。突出的髓核可以引起周圍組織的炎性反應。此外,成熟的髓核通過纖維環和軟骨板的機械性屏障封閉作用與機體免疫系統之間相互隔絕,一旦椎間盤破裂導致髓核脫出,將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自身免疫反應。免疫反應可通過炎癥介質的酶產物造成神經炎性反應,同時可造成機械性刺激傷害感受器的閾值降低,從而在生理免疫狀態下發生腰腿痛,也就是說自身免疫反應的重要途徑是通過炎癥反應而起損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