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民營醫院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在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越來越多的問題。相當一部分醫院由于急功近利,不注重穩進而長遠的發展,導致了社會對民營醫院的認知度不斷地降低。究其原因,是不注重培育并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結果。
新的醫療服務體制改革方案即將出臺,對民營醫院來說福兮,禍兮?這就要看廣大的民營醫院投資者是否具有清醒的頭腦,如果借此機會改變投資與經營理念,著力打造醫院品牌,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把醫院與社會融為一體,醫院將會取得明顯的社會與經濟效益,立于不敗之地;反之,則會從此一蹶不振。
什么是醫院的核心競爭力?理論上是指長期形成的蘊涵于醫院內質中的獨具的支撐醫院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競爭優勢,并使醫院在長期的競爭中取得主動的能力。該競爭力是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溜不掉的,這點大多數投資與管理者都明白。是否從根本上認識到了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并付諸行動?怎樣做才能從根本上不斷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力?作為投資者與管理者,如果沒有這一理念,或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的,那么要提升民營醫院的核心競爭力那是空談。如果是僅有理念與決心,但方法不對那也是有力使不上,空著急。
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是一個不斷積累、改進、創新的過程,核心競爭力也不是單純的依賴核心技術,而是一個系統工程。如何提升民營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呢?
努力打造核心技術
無論是綜合性醫院,還是專科醫院,都必須著力打造自身的核心技術——某一個或多個專業領域的專科領先技術。打造成核心技術,一是要培育、引進、借用高尖端人才;二是要引進高尖端項目、技術;三是要根據自身區域地緣特點,把好戰略定位關,利用自身的人才、科室基礎等優勢進行拓展,切忌照搬跟進;四是不斷適應外界變化的新環境,適時深化及創新自身的核心技術,同時也要注意花大力氣投入以保證核心技術的維護與研發能力。
重視培養骨干人才
人才是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從人才的引進到人才的培訓,要有明確的任職條件、崗位職責、崗位制度、崗位權益等。人才的培訓要有長遠計劃,長期制度,著重進行工作能力的培訓,要特別注重培養與留住包括管理在內的20%的骨干人才。不但以物質待遇留人,更重要的用感情與事業留人。從人性化角度出發,因人而異,使每個人都有發展的空間。
注重醫院營銷方法
醫院只有好的核心技術,好的一批人才,但沒有一套好的營銷方法,那么同樣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全員營銷及一對一醫院營銷是最佳選擇。全員營銷注重的是醫院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做好各崗位本職工作,依靠員工之間的通力協作,從而使客戶得到滿意的服務。以此,通過口碑與行動,使醫院達到較高的社會認知度、信譽度。一對一醫院營銷則注重院前、院中、院后的一對一的客戶服務。要求對客戶有完整的資料庫系統,對亞健康群體是通過體檢資料去篩選,對有潛在疾病的人群進行院前服務。疾病群體則是對門診、住院的病人進行院中及院后的服務,其中對于重點客戶則必須進行電話、信件或上門等服務。完成以上工作要有健全的管理組織,系統的管理方法。當然直面營銷工作根據不同的情況也必須適時跟進,對于“縱”、“橫”的客戶群體,采取共信、互動、互贏做工作。
加強醫院各項管理
如果說核心技術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導彈”,那么可以說人才則是制造與使用“導彈”的“設備”,而管理則是“導彈”與“設備”的保管與維護的基礎。沒有好的管理,一切都是空中樓閣。因此,加強醫院的管理至關重要。醫院的管理不外是人、財、物、信息,應該從“滿意”二字做起。對于民營醫院來說,要做到社會、員工、投資者三方均滿意,其一,以醫院文化建設為“橋梁”,把醫院文化建設始終貫穿于醫院管理的全過程,用醫院精神、醫院制度等統一員工的思想及其價值觀;其二,以人力資源管理為“基礎”,抓好組織構建工作,抓好人才選聘、培養、任用和績效管理工作,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其三,以醫院服務經營為“先機”,健全崗位制度、規范崗位任務與操作流程,規范各種行為;其四,以醫院質量經營為“根基”,把質量作為經營醫院的根本。制定質量管理方案,形成質量管理網絡系統,從制度、流程、檢查、監督、反饋、評比等形成完整的管理系統,從而確保醫療安全,確保提高治愈率、搶救成功率等;其四,以醫患溝通為“渠道”,規范醫患溝通用語、制度,培訓醫患溝通的方法,使患者在與醫院的接觸全過程中,感到舒心與放心;其五,以財務管理為“總把關”,做好各種財務測算工作,降低成本,擴大邊際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