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方甲氧那明(阿斯美??R)是由鹽酸甲氧那明、那可丁、氨茶堿及馬來酸氯苯那敏組成的復方制劑,具有鎮咳、平喘、祛痰和抗炎作用。該藥在中國市場已有超過20年的臨床經驗,它對呼吸系統疾病的療效和安全性已得到眾多專家、學者、醫師及患者的廣泛認同。筆者根據該藥的藥物成分分析及臨床用藥經驗,著重針對該藥對于慢性咳嗽及咯痰的療效進行觀察研究,現報告如下。 目的:研究阿斯美對慢性咳嗽及咳嗽反復發作的治療作用。 方法:106例慢性咳嗽及咳嗽反復發作患者隨機分成兩組。A組59例,給予阿斯美2片口服,tid;B組47例,給予復方甘草片口服,療程均為10天。 結果:治療前、后相比,A組咳嗽治療總有效率為86.4%,遠高于B組36.2 %(P<0.01),且A組治療前后咯痰評分有明顯差異,分別為(0.8±0.4)和(0.3±0.1)(P<0.05);B組治療前后咯痰無差異,兩組咯痰評分治療后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結論:阿斯美對于慢性咳嗽的療效確切,且還有相當的祛痰效果,對于痰量不多的患者可同時控制咳嗽和咯痰。 臨床資料與方法 病例選擇 2005年1-6月間選擇120例慢性咳嗽或咳嗽反復發作病例。 入選標準 臨床診斷為慢性咳嗽或各種原因引起的咳嗽反復發作達3周以上患者; 1. 本次發病以來未用其他止咳化痰藥、支氣管擴張劑或抗組胺藥; 2. 年齡在18~70歲者,性別不限,以門診患者為主。 病例排除標準 1. 呼吸系統功能嚴重不全[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0.8 L或呼氣峰流速(PEF)<60 L/min]者; 2. 在觀察用藥期間需合用其他鎮咳藥、支氣管擴張劑等其他藥物者; 3. 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4. 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 5. 對藥品成分過敏者。 臨床觀察方法 病例入選后被隨機分成兩組,A組(60例)接受復方甲氧那明膠囊(阿斯美),2片tid口服,B組60例接受復方甘草片口服,療程均為10天。治療后隨訪,觀察并記錄服藥前后患者的咳嗽、咯痰的輕重程度,觀察并記錄出現的任何藥物不良反應,記錄對藥物不良反應的處理及處理結果。研究期間可根據病情需要合理使用抗菌藥。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每例入選病例研究治療前后的咳嗽、咯痰情況和藥物不良反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的《呼吸系統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標準》進行評分。 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療效判斷=[(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臨床療效按臨床控制、顯效、好轉、無效四級評定,分別指治療后臨床癥狀累計積分較治療前下降≥90%、60%~90%、30%~59%和<30%。臨床控制與顯效兩者合計為有效,據此計算有效率。 統計 治療后累積積分采用配對t檢驗。 結 果 治療10天后,A組和B組分別有59例和47例接受隨訪。 療效 對咳嗽治療總有效率 A組阿斯美對咳嗽的對癥治療總有效率為86.4%,遠高于B組,兩組比較P<0.01(表1)。 對咯痰治療效果 A組治療前后的咯痰評分分別為(0.8±0.4)分和(0.3±0.1)分,前后比較P<0.05,有統計學差異。B組治療前后的咯痰評分無差異(表2)。 安全性 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例均未發生明顯藥物不良反應,僅有1例出現輕度嗜睡,不影響工作與生活,故未做處理。 討 論 咳嗽主要是由于異物或過敏原及炎癥等引起的氣道保護性反射。且慢性咳嗽大部分病因是氣道高敏性。阿斯美中所含成分那可丁是強有力的外周性鎮咳藥,用其輔以磷酸二脂酶抑制劑氨茶堿和H1受體拮抗劑馬來酸氯苯那敏可更有效地降低氣道高敏性,另配以β受體激動劑鹽酸甲氧那明舒張氣道,因此阿斯美在臨床上具有較強的鎮咳效果,對于慢性咳嗽患者可產生滿意的療效。 此外,氨茶堿還有祛痰作用,能有效地疏通氣道,因此阿斯美對于那些咳嗽伴少量咯痰的患者不僅能有效地控制咳嗽癥狀,同時還有祛痰的療效。但本研究中A組入選病例治療前的咯痰評分均≤1分,故對于咳嗽伴大量咯痰患者的治療方案還有待進一步討論。 安全性方面,那可丁的鎮咳強度與可待因相當,但無中樞抑制作用,因此無呼吸抑制、致成癮等缺點。而氨茶堿的日治療劑量(150 mg)也遠小于一般單藥治療劑量(300~600 mg),且與復方制劑中的其他成分間相互增強藥效,有協同作用,故安全性良好。本次研究僅有1例患者出現嗜睡,但因不影響工作與生活,故未做處理。綜上所述,阿斯美的安全性良好。 結 論 阿斯美對慢性咳嗽的療效確切,還有相應的祛痰療效,且安全性良好,口服使用方便,可作為咳嗽治療的首選藥物之一。 表1 咳嗽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組別 臨床控制 顯效 好轉 無效 總有效率 阿斯美組 44.1% 42.4% 11.9% 1.7% 86.4 % (26例/59例) (25例/59例) (7例/59例) (1例/59例) 復方甘草片組 14.9% 21.3% 38.3% 51.1% 36.2 %* (7例/47例) (10例/47例) (18例/47例) (24例/47例) *兩組間比較P<0.01 表2 治療前后咯痰評分比較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阿斯美組(A) (0.8±0.4) (0.3±0.1)▲ 復方甘草片組(B) (0.9±0.4)* (0.8±0.4)△■ * 兩組治療前比較P=NS,無顯著差異 ▲ A組治療前后比較P<0.05 △ B組治療前后比較P=NS ■ 兩組治療后比較P<0.05/**/